咨询热线:
联系我们

桂林师范学院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一所有过辉煌战斗历程的高等学府。这间高等学府在它存在的40年代,承担着培育广西和西南各省中等学校师资,地方教育行政人员和高深学者的重任。曾以强大的教授阵容,高水准的教学和学术质量,以及民主进步的优良校风和学风而驰誉社会,跻身于当时西南有影响的高等院校行列。作为广西的第一所正规的师范学院,它坚持民主进步的办学方针,开拓了广西高等师范教育事业。为广西教育事业培育了大批的中学教师和教育干部,为广西的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使建国后一脉相承的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得以顺利发展壮大,影响至为深远。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校址在桂林雁山,是中国近代早期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著名教育家杨东莼为首任校长,1936年并入广西大学。

  1941年,广西省政府为了适应广西教育文化建设的需要,接受当时西南联大教授曾作忠博士的建议,决定筹办师范学院,并任命曾作忠为广西教育研究所所长,负责筹办工作。他接受广西当局的任命,辞去西南联大的教职,回到广西,决心在广西创办一间第一流的师范学院,造福桑梓,造福社会,为了实现这一办学主张,他聘请他的老师林砺儒教授为广西教育研究所的导师。1941年10月,林砺儒到桂林担任广西教育研究导师,11月,协助曾作忠筹建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桂林市六合路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旧址。1942年4月,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曾作忠任院长,林砺儒任教务长,负责教务工作。

  省立桂林师范学院在曾作忠和林砺儒的经营下,以培养进步的人才适应进步的社会为目的,锐意革新。按独立学院的规模和广西教育发展的实际,师梡除将师专原设的教育、史地、理化三科改系外,增设国文、英语两系,使成为拥有五个学系和附属中学的独立学院。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师范加大学的办法,专业与学术并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与认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重,同时兼顾中西古今,博采学术的精华,各学系的专门学科知识都按大学教学要求编排,英语是各系必修的,还增设哲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当时桂林是抗日的大后方,名流学者进步人士云集,师院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兼收井蓄,多方设法延聘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专家和学者到院任教讲学。最初五个学系受聘的系主任是:教育系主任林仲达,理化系主任谢厚藩,国文系主任张世禄,史地系主任陈竺同,英语系主任陈翰笙。林砺儒任教务长不久(1942年8月),他即将早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时的学生黄现璠(时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史学教授)招回聘入桂林师范学院任史地系教授兼广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以充实史地系和广西教育研究所教学和研究实力。除此之外,梁漱溟、阎宗临、吴燕生、吴世昌、张映南,宋云彬、曹伯韩、穆木天、谭丕模、杨荣国.汪士楷,张锡昌、徐寅初、石兆棠、欧侣予倩、高天行、王西彦、方管、周庆陶、彭慧、张毕来等先后受聘到院任教讲学或担任系主任。他们当中许多都是在全国学术界有造诣有名望的名师宿懦。师院提倡学术研究自由,求真理,明是非,给师院的教学育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林砺儒的教育哲学,黄现璠的上古史,汪士楷的西洋近世史,宋云彬的中国近代史,谭丕模的中国文学史和清季思想史,谢厚藩的普通物理学,杨荣国的古代哲学和孔墨思想,徐寅初的经济学,穆木天的西方文学和诗沦,高天行妁盾洋文学史,欧阳予倩的戏剧,方管的诗选,曹伯韩的文字训诂,石兆棠的哲学,王西彦的文艺学等课程,宣扬东西合璧的先进意识,阐述学术梢义,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达到当时较高的水平。

  1943年8月1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改名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直属中央教育部,负麦培养西南各省的师资人才。在抗战期间的1944-1945年,学院的教师学生及家属带着一部分器材,于战乱中历尽艰辛,疏散、迁移到广西三江、贵州平越,直至抗战胜利才返回桂林。1947年1月从桂林迁址南宁,并更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再次并入广西大学,后迁回桂林。

  黄现璠(HuangXianFan)

  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生于1899年11月13日,卒于1982年1月18日。扶绥县渠旧三合村人。原名甘锦英,壮族。1911年,入私塾开始习四书五经。1913年,入初级小学就读。1917年,入扶南县渠黎砥柱团县立振式高等小学,开始系统接受新式教育。1922年2月,入扶南县萃英学校补习英文;8月,考入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8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就读,1928年8月,升入北师大史学系本科,听陈垣“史学名著选读”课,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课、邓之诚“中国通史”课、陶希圣“中国社会史”课(注1)、陆懋德“中国上古史”课、萧一山“清史”课。1929年9月,听课之余,在私立“平中中学(注2)”兼教历史、国文,持续三年。1932年8月,北师大史学系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士学位;10月,因学业优异,并有所成,免考升入北师大研究所历史科学门当研究生,师从陈垣治考据学(注3)、钱玄同治音韵学。张我军研习日文,兼北师大研究所纂辑处纂辑及北师大教育研究会助理干事等职。1935年,北师大研究生毕业。11月,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院)留学,师从日本东洋史学权威和田清、加藤繁两导师治东洋史(注4)。1936年8月,获广西省官费留学资格,攻硕士学位。1937年,因七七事变起,抗日军兴,11月归国。1938年11月,任西大文史地专修科讲师,授“中国通史”课。1940年8月,升任西大文史地专修科副教授,授“中国上古史”课。1941年,应罗香林教授之邀,转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任史学教授(注5)。1941年5月抗战期间,与陶希圣、雷沛鸿、萨孟武、董谓川、欧阳予倩、焦菊隐等文化学术界人士一道担任《国防周报》编辑委员,1942年8月,应曾作忠院长、雷沛鸿所长之邀,转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史地系任教授,授“历史文献”课,兼广西教育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11月,应西大校长李运华之邀,转回西大文史地专修科任教授,主授“中国上古史”课,兼授“中国文化史”选修课。1946年9月,当选为广西石刻展览会评议委员。1949年6月,兼任西大训导长;12月,兼任西大中文系主任。1953年高等院校调整,西大撤销建制,转任新建广西师范学院史地系教授,兼院图书馆馆长,授“史部名著选读”课。1949年~1957年间,先后被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为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访问团广西分团副团长(注6)、中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委员、“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副组长(注7)。相继当选为广西省第一、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注8)。1957年11月,错划为中国少数民族头号大右派,同时撤消身兼的9项任职(注9)、并降职降薪。1958年3月~1977年12月作为特邀人士当选为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1961年10月,脱右派帽子;12月,重返史地系任教,授“中国历史文选”课。1966年“文革”爆发,再遭迫害,此后不问世事,潜心著述十年。1978年6月,中央访问团到桂,旧友费孝通(副团长)、吴西(副团长)专程到其家拜访畅谈。1979年8月,其右派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复任广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1979年~1982年间,相继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顾问、第一届中国民族学学会顾问(注10)、《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副会长。1981年夏,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的支持下,在桂林创办“漓江业余大学”,任校长。(注11)1982年1月18日逝世,享年83岁。1982年2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决议,将其骨灰盒安放于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陵园”第一室。1999年11月“黄现璠教授诞辰一百年纪念座谈会”在广西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会后广西师大编印《黄现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文集》(注12)一册和出版了《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一书。目前,广西师范大学和桂林中学分别设立了“黄现璠少数民族奖学金”和“黄现璠奖学金”。黄氏一生从事高等师范教育四十余年,桃李三千,弟子满门,世有“一代宗师”、“桂海学术泰斗”和“学者中的学者”盛誉。他著述宏丰,代表论著有:《最近三十年中等学校中国历史教科书之调查及批评》、《中国通史纲要》、《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广西僮族简史》、《侬智高》、《壮族通史》、《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中国生活学——古代食衣住行研究》。

  注:

  (1)陶希圣在黄现璠著《唐代社会概略》一书"序"中说到:“民国二十年,我在师范大学史学系讲授中国社会史,这时,常和我讨论的一人就是本书编著者黄现璠先生。”陶希圣与黄现璠虽同年生,但他们的关系是师友关系。既是师生,又是朋友。

  (2)"平中中学"由历史学家萧一山创办。

  (3)黄现璠、陶希圣合撰《北宋亡后北方的义军》"编者的话":“黄现璠先生是在师大研究院受陈援庵(陈垣)先生指导的苦读苦作的研究生……”,载《食货半月刊》第3卷第5期,1936年2月。

  (4)《黄现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文集》的黄现璠自传手迹中谈到:"“我在师范大学读书,今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当历史系主任,教我们书三年,他诲人不倦,老当益壮,使余钦佩不己。留学日本帝大,该校教授和田清、加藤繁,亦有陈先生之大家作风,给余印象甚深,影响甚大。”

  (5)成为壮族历史上第一位公开表明自己壮族身份的大学教授。1949年以前,少部分离开广西到外省求学或谋生的壮人,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害怕遭人歧视,常常不说自己是壮人。1949年以后,也有这种现象。但也出现了2种新的情况:一种人是自己本来是壮族,一直不公开表明自己的壮族身份,外人也不知道他是壮人,此时看到人民政府给予少数民族一些优惠政策,见有利可图,始认祖归宗。另一种人是自己本来就不是壮族,但壮乡是他的出生地,他一般也会壮话,见有利可图,方假戏真做。黄现璠从不隐瞒自己的壮族身份,不管是家乡人或到外省求学时的师生,朋友都熟知他是壮人,就连与他从无交往的学界学人也知道他的民族成分。如顾颉刚在其书话167页"近代广西史学者"一节中说到:"..........今从事调查整理者(指对广西少数民族),为广西师范学院教授黄现璠君,予至邕时渠已赴大新县调查。渠系僮人,所得必富......。"

  (6)费孝通兼任广西分团团长,广西省人民政府任命广西民政厅副厅长陈岸和黄现璠担任广西分团副团长。

  (7)1956年4月19日,全国人大民委遵照彭真副委员长于3月31日会议指示,制定了《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各民族社会历史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初步规划》,拟定筹建云南(费孝通、刘冠英负责,方国瑜参加)、四川(夏康农负责,杨辛、胡庆钧参加)、西北(冯家升负责,陈家龄参加)、贵州(吴泽霖负责、梁欧第参加)、海南岛(岑家梧负责)、广西(黄现璠负责;莫矜参加)、西藏(李有义负责,李安宅参加)、内蒙和东北(翁独健负责,秋浦专门负责内蒙古)等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

  (8)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成立于1954年5月3日。会长:楚图南,理事有郭沫若、赵朴初、马寅初、黄现璠、茅盾、曹禹、老舍、夏衍、田汉、丁西林、贺绿汀、马思聪、梅兰芳、焦菊隐、阳翰生、周扬、胡俞之、范长江、竺可桢、钱端升、钱伟长、华罗庚等等。

  (9)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前一天(1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提出了《关于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案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中的右派分子黄绍竑等十人的职务的建议》,请大会予以审议。建议如下:“关于右派分子章乃器、潘大逵、曾庶凡、黄绍竑、陈铭枢、黄现璠、费振东、乔传珏、马哲民、章伯钧、叶笃义、程士范、潘锷鏱、罗隆基、费孝通、储安平、钱伟长、钱孙卿、欧百川、王天锡、韩兆鹗、丁玲、张东木、谢雪红、杨子恒、郑立齐、黄琪翔、李伯球、徐铸成、黄药眠、王毅齐、张轸、张云川、朱君允、毕鸣岐、谭志清、龙云、李琢菴38人的代表资格问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已经向大会提出建议,认为他们已经丧失继续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合法根据,不应当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因此,常务委员会决定建议大会罢免黄绍竑、龙云、陈铭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罢免费孝通、黄现璠、欧百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罢免张云川、陈铭枢、黄绍竑、黄琪翔、谢雪红、罗隆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罢免龙云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罢免黄琪翔国防委员会委员的职务。”2月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作出了“罢免费孝通、黄现璠、欧百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的决议。

  (10)“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成立于1980年10月26日,顾问有吴泽霖、黄现璠、李安宅、杨堃、吴文藻、刘咸、杨成志、方国瑜、江应梁、费孝通、李有义——按出生年序排名。而他们当中只有黄现璠1人是壮人,方国瑜算半个少数民族,其他皆为汉人,他们当中曾任过第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的人只有费孝通、黄现璠两人。曾任过第一届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的人只有黄现璠1人。

  (11)“漓江业余大学”是中国现代最早由社会名流开办的一所民办成人业余大学教育机构之一。1981年9月,黄现璠领导组织民间师资力量开办的漓江业余大学”以“成人教育”形式开学,相继开设了历史、语文、工业会计管理、商业管理、中医、土木建设、新闻、法律等大专培训班以及英语、地方志短期学习班,前后入学的学生达千余人,他们当中90%以上的学生经过国家考试,成绩合格,领到毕业证书,成为大专毕业生,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不少人还成为了各条战线的局长、厂长、经理、科长,发挥着骨干带头作用。

  (12)《黄现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文集》由中国著名画家阳太阳题书名。

  ==参考资料==

  1.日本外交部亚洲局监修、霞山会编:《现代中国人名辞典》1966年版第327页,1972年版第325页,1982年版第318页,1986年版第588页,财团法人霞山会出版。

  2.《中国人名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人名大词典》第186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3.《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第51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4.中国《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上册第1450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台北《传记文学》杂志社编:《民国人物小传》,载《传记文学》第72卷第1期第142页,1998年1月10日。

  6.《广西古今教育人物》第270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编印,2001年10月第1版。

  7.《历史文化名人在桂林·画集》第147页,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8.《顾颉刚书话》 主编钱谷融、印永清辑,浙江人民出版社。

  9.《黄现璠教授诞辰百年纪念文集》广西师范大学编印,1999年11月。

  10.《历史文化名人在桂林·画集》第147页,新世纪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曾作忠(1895~1977).字恕存,别号素忱。祖籍广西灵川县谭下曾家村,出生于佳林。家境贫寒,5岁丧父,靠母亲劳动维持生活。10岁人蒙馆,12岁就读于临桂两等小学,16岁考入桂林中学。学习勤奋,喜读进步书刊,深受民主思想影响。1913年秋,因反对并驱赶顽固封建校长被开除学籍。后得佳林道尹赏其才华,得以复学籍。1915年毕业,应聘到柳州中学任教,时年20岁,广西公立中学最年轻的教师。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堂(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英语系,1921年毕业后人北京高等教育研究科深造。他在学习期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出席苏俄使馆举办的座谈会,深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24年在北京高等教育研究科毕业,因才华出众,受到北京民国大学校长雷殷的赏识,被聘为该校英语系教授,时年29岁,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教授之一。在民国大学期间,因与校长雷殷力主改革校政,遭顽固派反对并被捕入狱,经师友营救获释。获释后经梁漱溟介绍到广州投奔李济深,任李总指挥部政治处主任,并一度主持广州《民国日报》。李济深被蒋介石软禁后离穗赴沪。同年9月,赴美留学,入华盛顿大学研究院攻读心理学专业。1931年,获硕士学位,1934获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历任暨南大学、大厦大学、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教授。这个时期,他除了教学和学术研究外,曾与陈鹤琴、谭云山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和中印文化学会。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昆明,任云南大学教育系主任,次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1年回到广西,先后任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院长。国立桂林师范学院院长。1947年,因反对国民党当局强令师院迁南宁而辞职。1949年8月,应聘到广西大学任教。解放前夕,拒绝去台湾。解放后,任广西大学文学院院长,后到湖南大学任教。1954年被选为湖南省人民代表。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平反)。1977年9月9日逝世。

  林砺儒(1889~1977),原名林绳直,广东信宜市北界镇甘棠上村人,1889年7月18日(清光绪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生,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他童年随叔父读书,1905~1911年在广东高州高郡中学堂学习;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3月回国,1919年4月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此后终其一生,一直坚守教育岗位,被誉为”最有恒心“的教育家。“五四”运动时,他支持学生运动,1921年,他积极参加北京八所国立高校的罢课索薪斗争。1922年,教育界提倡仿照欧美学制进行改革,改小学七年、中学四年为小学中学各六年。这一年,林砺儒开始兼任北京高师附中主任(即校长),决定立即试行新学制。林砺儒组织各科优秀教师自编新教材,当年秋季即按新学制招生。高师附中还在教育杂志上介绍试行新学制的情况,对全国有一定的影响。1931年7月,林砺儒到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其后又兼任广州师范学校校长。1933年广东当局创办勷勤大学,林砺儒参加筹办工作,勷勤大学成立后,他担任该校教务长兼教育学院院长。抗战爆发后,勷勤大学改组,其教育学院于1937年9月独立成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林砺儒任院长。该院于1939年9月改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林砺儒担任院长达8年之久。在文理学院,教师可以公开讲授马列主义,宣传抗日救亡的主张;学生可以研究各种学术问题,组织各种进步社团,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文理学院的进步自由风气,引起国民党特务的妒恨,说文理学院是“红色学校”、“小延安”,要求改组,并以停发经费相威胁,林砺儒不得不于1941年5月提出辞职。此时,以地下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全院师生展开挽留林砺儒的斗争。他们发通电,派出师生请愿代表团前往韶关向省政府请愿。不少学生因此被捕、被开除,一些进步教师也被迫离校。林砺儒愤慨地写了一首诗:“黄石出任乘小骥,闯入榴园杀桃李,三人贯耳七人鞭,园公闻讯心惘然。”1941年10月,林砺儒到桂林担任广西教育研究所导师。次年4月,他担任桂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1944年日军进犯湘桂,桂林师范学院于6月撤退到柳州,林砺儒随校转移,坚持讲课,并初步运用马列主义观点写成《教育哲学》一书。抗战胜利后,他随桂师回到桂林,积极参加民主运动。1947年8月,林砺儒到厦门大学担任教授,他支持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参加罢课、罢教、罢工的斗争。1949年4月,林砺儒离开厦门,经香港到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被推选为第一、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央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等职。1952起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1977年1月20日,林砺儒因胃癌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林砺儒的主要著作有:《文化教育学》、《化理学要领》、《教育哲学》、《教育危言》。